首楞嚴經疏共32章全集TXT下載 最新章節全文免費下載 賴永海

時間:2016-12-17 15:01 /推理小説 / 編輯:娟娟
完整版小説《首楞嚴經疏》由賴永海所編寫的經史子集、科學科普、人文社科類型的小説,故事中的主角是阿難,故云,書中主要講述了:二離垢地 異邢入同。同邢亦滅。名離垢地

首楞嚴經疏

小説長度:中短篇

更新時間:2017-03-09T00:39:29

作品頻道:男頻

《首楞嚴經疏》在線閲讀

《首楞嚴經疏》第9部分

二離垢地

入同。同亦滅。名離垢地

地於大菩提善得通達。離世間相。得正離生。破異生障。證一真法界。故云異入同。此地對異之同亦不可得。故云同亦滅。以若見於同即名為垢。既離對待。故名離垢。又此地證得最勝真如離行障。持戒波羅增勝。戒所顯名為最勝。以四無量心。行廣大十善。得戒成就。於重譏嫌平等無異。亦名異入同。斷亦無。方離微破戒之垢。名同亦滅。稱離垢地

三發光地

淨極明生。名發光地

成就勝定。大法總持。破戒煩惱畢竟不生。故名淨極。能發無邊妙慧光故。故云明生。此地證得勝流真如。謂此真如所流法。於餘中最為勝故。斷暗鈍障。行忍波羅增勝

四焰慧地

明極覺。名焰慧地

由定發慧。慧光明泰。故云明極。能破微煩惱障盡。故名覺。覺焰既增。故名焰慧。此地證得無攝受真如。謂此真如。由第六識二見等於此永斷。不為我執所攝取故。能斷微煩惱現行障。修習精波羅增勝

五難勝地

一切同異所不能至。名難勝地

真智唯一。故曰同。俗智差別。故曰異。真俗兩智。行相互違。令相應。非同非異。故云所不能至。極為殊勝。更無勝者。故云難勝。此地證得類無差別真如。謂此真如。非如眼等是有別類故。斷下乘涅槃障。修習禪波羅增勝

六現

無為真如淨明。名現

謂住因緣智。引無分別最勝般若。令得現。智現理現。故云無為真如淨明。此地證得無染淨真如。謂此真如本無染。亦不可説方淨故。斷相現行障。修習般若波羅增勝

七遠行地

盡真如際。名遠行地

以第八地得一真如心。名無相無功用。故此第七地。從初發心。二無數劫加功用行今至有相功用邊。出過世間二乘故。至此真如無相邊際。故云盡真如際。多劫修行。故云遠行。證得法無差別真如。謂此真如。雖多法種種安立。而無異故。斷相現行障。修習方善巧行增勝

八不

一真如心。名不

非染非淨。故名為一。離諸虛妄。故名為真常住不。故名為如。約此義邊名為不。又此地中。無分別智。任運相續。相用煩惱不能故。名不地。此地證得不增減真如。謂此真如。離增減執。不隨染淨有增減故。斷無相中作加行障。修願波羅增勝

九善慧地

發真如用。名善慧地

依真如理。起無礙智用。成就微妙四無礙解。能遍十方善説法故。名善慧地。此地證得智自在真如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。四無礙解得自在故。謂法義詞樂説也。謂此四種以智為。名智自在。斷利他門中不行障。修習波羅增上

十法雲地二。一標指

阿難。是諸菩薩。從此已往。修習畢功。功德圓。亦目此地名修習位

此指二地已來至第十地。雲諸菩薩。以是五位之中第四位故。或可總指從至此五十五位。此第十地即是修習最邊際。亦名此地名修習位

二正顯

☆、第36章 (36)

妙雲覆涅槃海。名法雲地

菩提心不離二種。謂悲智也。從初修習。至此畢功。融為果海。名為法。慈即悲也。能眾生。故曰慈。妙雲智也。涅槃理也。法無相。唯此三種亦云大定智悲。即涅槃三德。名秘密藏。今此位中。猶處修習之極。猶有佛地障在。未能始覺本。二相尚存。故云覆涅槃海。此地證得業自在所依真如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。得四自在。一三業。二五通。三總持。四禪定。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。修智波羅增勝

八等覺位二。一正明

如來逆流。如是菩薩順行而至。覺際入。名為等覺

從真起應。返入生。從果入因之始。故云如來逆流。果法聖智即法流也。從因入果。從生入涅槃。故名順行而至。至極也。起應之始。行因之極。順逆際只一剎那。故云覺際入。此即解脱导千無間也。只於此處立為等覺。華嚴不説。在第十地中。故彼地中明受職。是等覺也。唯識但破十一種障。亦此意也。今此別出。意在圓融之中備顯行布耳

二結顯

阿難。從慧心。至等覺已。是覺始獲金剛心中

雖從初心至此等覺皆用金剛三昧觀察諸法皆如幻等。然至此位。能破最無明。是此三昧最極邊際。足。別得名為金剛心也。此即妙覺入心之初。屬無間名等覺。故云始獲金剛心也。即唯識説。金剛喻定現在時。斷佛地障。即入妙覺也

九妙覺位

慧地。如是重重單復十二。方盡妙覺成無上

始從慧。終至妙覺。單復相兼。總有十二。單則有七。謂慧暖忍世第一等覺妙覺。復即有五。謂信住行向地。以一一位中自於十。故名為復。第十二位即是妙覺。名無上士。無上士者無所斷故。無上士者更無過者。如十五月圓無缺。故云方盡妙覺成無上即大般涅槃。三德足名秘密藏

三結依行成位三。一結用行

是種種地。皆以金剛。觀察如幻十種喻。奢他中。用諸如來毗婆舍那。清淨修證。漸次

五十七位。故云種種。於一一地。皆用金剛如幻三昧。觀察諸法若行若智一切斷證。皆如幻炎月虛空響城夢影像化等事。故云十種喻。斯則始從漸次終至佛果。皆由首楞嚴王即觀之止即止之觀。破無明。起行修證。故云金剛觀察也毗婆舍那止觀雙運也。故荊溪雲。如夢勤加空名絕。幻因既鏡像果圓。清涼雲。修習空華萬行。安坐場。降伏鏡像天魔。證得夢中佛果。皆此意也

二結位次

阿難。如是皆以三增故。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

即漸次也。故文雲。從此漸次安立聖位。五十五位者。信住行向地為五十。慧暖忍世第一為五。菩提是果。即等妙二覺也。五十五心名之曰路。由此能到菩提果故。即菩提之路也

三結正作是觀者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名為

行人若能依此修證。不斷而斷。無到而到。此則名為真修行者。故云正觀。若言都無地位。但尚理是。斯同無因果。故名觀。仁王經中亦此料揀。説地位竟即雲。若言越此而成佛者。是魔所説。大文第五。出聖名殊者。上來諸文。依解起行修行漸次。由因克果。一期周畢。此之法門。當流代。須建經名。若無其名。何以召而流佈耶。故此文來

文二。一文殊問

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。在大眾中。即從座起。禮佛足。而佛言。當何名是經。我及眾生云何奉持

(9 / 32)
首楞嚴經疏

首楞嚴經疏

作者:賴永海 類型:推理小説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